【条文】
人与天地相参,与日月相应。故人之阴阳上应天之阴阳,而为寒为热也。(清·张锡纯《伤寒论直解·卷一·辨脉法》)
【按语】
人体作为自然界中的一部分,与外界相通相息,自然界中的阴阳变化反映于人体,可表现为寒热的变化,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寒热的变化来推测阴阳的偏盛偏衰,并慎养之,务必保证体内阴阳的平衡。
【条文】
阴阳交而天地泰,精气合而人身安,人身一小天地也。(清·冯兆张《冯氏锦囊秘录·杂症·方脉痨瘵合参》)
【按语】
地气上升,天气下降,上下升降协调为《周易》的泰卦,表示阴阳相交,上下交通,人身如同外在的自然界,只有阴阳平衡协调,精气充盈调和,使生机无限,气血精神得以充养,寿命得以长久。
【条文】
生之本,本于阴阳。天地之间,六合之内①,其气九州、九窍、五脏、十二节,皆通乎天气。(战国·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)
【按语】
古代哲学认为,阴阳是天地万物存在发展的根本和动力,同时也是天地自然与人体五脏六腑、四肢九窍经脉相贯通的原因,因此阴阳调和也是实现人们健康长寿的根本。